北京商报讯(记者郭缤璐)近日,在北京商报社主办的深蓝媒体智库年度论坛——“北京消费结构与趋势”座谈会上,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赖阳针对社会消费零售总额(社零额)指标局限性及消费市场升级路径提出系统性建议,指出北京需从统计体系优化、国际消费环境改善、全龄消费需求挖掘等多维度突破,加速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,推动消费高质量发展。
赖阳分析,当前社零额指标因未涵盖服务消费、虚拟租金等核心要素,与国际主流统计口径有偏差。“美国、欧盟以消费支出为核心指标,服务消费占比超60%,而我国社零额中零售占比过高,难以反映真实消费结构。”他建议北京试点纳入虚拟租金、采用中位数统计人均消费,同步区分本地与外来消费数据,精准刻画居民消费实力。此外,北京消费吸纳情况已发生变化,电商平台全国分部设立导致统计额分流,需将连续居住超一年的流动人口纳入人均消费统计,还原真实消费实力。
北京向来是境外游客的热门目的地,针对境外游客具体所需,和面临的支付、语言、导航等障碍问题,赖阳呼吁北京打通外卡支付系统、优化实名认证、开发多语言场景,借相关免签政策将北京打造成“国际消费友好城市”。
消费结构已进入全龄品质时代。赖阳指出,四五十岁人群沉迷“盲盒”、中老年人扎堆新商场打卡,银发族在医美、高端护肤领域支出可观,市场需跳出“卖轮椅、保健品”的刻板思维,开发全龄段时尚体验场景。
在消费动力培育上,赖阳强调民企创新主力作用,建议政策向创新民企倾斜。文化艺术领域,建议简化展览演出审批,推动展会与周边产业联动,让故宫文创、沉浸式艺术展成为跨地域消费磁石。
“消费统计是政策指南针(300803),国际接轨是破局钥匙,激活全龄消费与民企活力是长效引擎。”赖阳强调,北京需以“统计革新—场景再造—政策松绑”组合拳配资好评配资门户,将首都文化科技优势转化为消费引力,在服务消费占比提升的趋势中抢占先机。
恒正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